首 页
│
热点文章
│
代您撰稿
│
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投稿中心
│
入会须知
│
用户留言
文秘杂烩网
│
当前热点
文秘杂烩网 →
各类论文
→
文教卫生
→ 美术教学论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我要在此栏目发表文章
精
美术教学论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来源:文秘网
时间:2012/5/8 6:52:06
作者:yangmishu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而教育水平的高低又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在大时代的影响下,教育的地位尤为重要。江泽民曾经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的历史使命。”
现在的社会对教育非常重视,尤其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激情,使整个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这就是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应该多花心思考虑的问题。
创新教育思想是人类当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新课标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
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围绕新的课程标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还要重要。培养和发展想像力是美术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生活就是艺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此他们的心扉是敞开的,他们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不用拘束现实,只要能充分体现自我,他们就觉得开心。有些学生往往喜欢异想天开,有的想法甚至有些离奇,例如一年级《我在空中飞》一课中,我结合神舟七号引导学生想像,说出如何才能飞到空中。他们有的说坐在飞船上,有的说像电影《阿凡达》里坐在恐龙背上飞上天,还有的说像天使一样长上翅膀飞上天……看,学生的想象多丰富啊!这也是我在教学中乐于见到的。
二、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学生新奇古怪的想法来源于生活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他们乐于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思维由此而萌发。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 许多教育实践也证明了: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对其它科目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成为一种需要和追求。他们会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探索,主动研究和主动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美术教师不止教给学生美的创造,还应该教会学生在其它科目中寻找美的发现,科科相结合。例如:小学生特别富有爱心,他们对小动物兴趣甚浓,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这种心理特点,我在一年级美术教学《小动物》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课前找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培养学生找资料的能力),上课时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学间交流动物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互动交流能力),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来(出示范画,可以画上背景,也可以以连环画的形式进行,并为图片配上对话,培养学生用线条绘画的能力)。绘画时,我还配上他们熟悉的卡通音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美、创造美。尤其画连环画部分,他们越画越多,越写越丰富,把低年级语文的写话内容也结合在一起了。在我们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中也指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并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书呆子,而是需要标新立异、敢于创新的栋梁之才。 三、科学评价,赏识教育。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受到别人的肯定,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肯定尤为重要。有些学生也许艺术潜能还未被挖掘出来,但我们老师只要多鼓励他们,终有一天,艺术细胞一定会显露出来的。一句赏识的批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声轻微的夸奖,一丝会心的微笑,一个赞美的动作,都会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回忆。的确,每个学生都是艺术家,我们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也能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进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以往我在美术教学的学生作品评价中,通常用“像不像”、“好看吗”等单一化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这种过去的评价方式使很多学生对原本趣味生动的美术课都失去了兴趣,自信心和积极性受挫,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画画的材料,总比不上别人。现在我学了新的课程理念,知道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多运用激励性的言语进行教学和评价,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潜力、表现和发展趋势,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年级有个学生叫吴雨桐,因为父母的离异,她跟着爸爸,成绩总是跟不上。放学回家后她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现在对主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到了美术课,她精神抖擞,每次她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甚至还乐于与同学共同分享她的材料。她告诉我,她觉得自己画画不漂亮,希望同学能帮助她,所以她也乐于帮助同学。我看了她的作品,她喜欢画大的图案,其实这正是她的优点。低年级的学生手腕不灵活,很多学生喜欢把图案画得小小的。正好,我用她的画作范例,激励其他同学也能向她学习,把图案画饱满些。同时,我的鼓励也激励了她对绘画的兴趣。下课了,她常常拿着一些作品给我看,她对绘画越来越感兴趣了,绘画的技能也越来越好了。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也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到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才能快活地接受知识。因此,我觉得在美术课堂中,赏识学生是培养学生无限创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学生要学的知识会越来越多,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不止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技巧,还教给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探索积极的人生。
探索美术教学方法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从事多年美术教学工作,我们深知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提高美术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修养,促进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要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修养得到综合发展。
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和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育家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美术课学习内容要贴近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我们在美术教育中要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
其次,设疑解难,启发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美术课堂中,设置并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探索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动力。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助燃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设疑,提出启发性问题,步步诱导,层层点拨,促进思维,从而解决教学要解决的重点与疑难问题。
第三、沟通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
情感是求知的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和思维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驱力。美术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的艺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造成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气氛,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我们在课堂上要寓理于情,渗透和体现在教学的心思与教态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的兴趣。往往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情的话语,一次鼓励性的评价,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师生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就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好完成。
第四,培养个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未来教育个性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所用教材与教法的反应,他们的优点、弱点,以及问题之所在。教师要对他们的优点给予机会,使之充分发挥;对于他们的弱点,则努力找出原因,设法弥补;对于他们的各种问题,都详细研究,帮助及时解决。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得过死。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判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主动学习,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请到百度搜索
美术教学论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相关文章
严正声明:其他网站转摘本站原创文章须经本站同意授权,违者必究!如在本站发现有侵犯到作者版权的资料,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确认处理。
文秘网
欢迎您!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计划规划
安全生产
工作汇报
申报材料
通讯简报
述职报告
廉政建设
党群口
科教文体
政法口
工作报告
经济工作
宣传动员
组织人事
思想学习
征文演讲
企业文化
心得体会
经验材料
会议主持词
竞聘演讲
表态发言
爱国演讲
就职演说
开业开幕
申报材料
经验交流
学习材料
理工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管理
文教卫生
政治法律
行政管理
综合论文
医药论文
党员管理
和谐社会
党会发言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慰问贺电
模板范例
企划文案
流程预案
协议合同
规章制度
拟文经验
散文
随笔
学生作文
联系我们
│
入会须知
│
建议留言
│
站长文风
电子信箱:1755044868@qq.com 文秘杂烩网